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北京段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次北京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代表这条跨越京冀、备受关注的轨道线路迈进全面建设阶段。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是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点项目,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标志性线路,也是本市区域快线网的骨干线路。
线路示意图
全长约81.2公里,设站21座
根据方案,该项目西起朝阳区东大桥站,经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东至平谷区平谷站,全长约81.2公里,设站21座,其中,换乘站12座,未来可与6号线、10号线、14号线、17号线、八通线等15条轨道交通线路实现换乘。
记者获悉,北京段(含朝阳、通州、平谷段)约51.2公里,设站16座,河北段(三河段)约30公里,设站5座。设置车辆基地1座,位于河北省三河市,设置停车场1座,位于北京市朝阳区。
快!最高时速160公里
项目设计最高速度地上段为160公里/小时、地下段为120公里/小时,充分统筹了运行速度、工程条件和建设成本。采用市域D型车8辆编组,每列列车定员约1814人(每平方米6人标准),横排布置座席400余个,乘坐舒适度较高,结合客流预测,计划初期最小行车间隔2分44秒。
北三县、平谷区将首次接入首都地铁网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项目建设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和城市副中心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中心城、城市副中心、北三县与平谷区将实现轨道交通快速互联互通。
据悉,该线将充分考虑乘客多样化出行需求,设置中心城-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北三县、中心城-平谷区3种灵活运营交路,并设置早晚高峰大站快车,提高出行效率。
继1号线-八通线、6号线、7号线之后,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之间再新增1条快线廊道,实现最快23分钟通达。北三县、平谷区首次接入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至中心城最短时间分别为32分钟、55分钟,进入1小时交通圈,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
城市副中心与平谷区间最快32分钟通达
“建成后,城市副中心与平谷区之间实现最快32分钟通达,平谷区作为城市副中心后花园作用进一步凸显。”相关负责人说,同时,线路衔接北三县,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实现最快9分钟通达,将强化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协同一体的交通格局,在缓解城市副中心地面过境交通压力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北三县协同发展。
线路还将接入副中心站枢纽,与京唐城际铁路、市郊铁路新城联络线等铁路高效衔接,实现京津冀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快速转换。此外,将在管庄站预留与市郊铁路通密线互通条件,在马坊站预留与平谷地方铁路互通条件,支撑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
沿线将建5个城市轨道微中心
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串联CBD、副中心站枢纽、行政办公区、马坊物流基地等产业、办公组团和定福庄、燕郊、平谷新城等居住组团。随着站点一体化开发集聚城市功能,线路将推动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支撑人流、物流、信息流顺畅流动。
东大桥站效果示意图
平谷站、马昌营站、马坊站、永顺站、东大桥站已初步确定为轨道微中心,未来,沿线各区政府将围绕这些站点打造交通便捷、功能复合的高品质城市活力中心,推动实现“轨道上的职住平衡”。“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实现‘城市跟着轨道走’,以轨道交通线路为支撑,进一步引导本市东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按照“站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相关部门逐站研究出入口设置、交通接驳需求,梳理便民服务设施布局,推进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融合发展。记者了解到,线路河北段及平谷段将考虑在5个站点设置P+R停车场,提升交通接驳服务水平;在运河商务区站、平谷站,将结合工程条件,利用明挖车站配线上方空间,分别集中设置约5000平方米便民服务设施空间。
16个站已经进场施工
目前,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全线21个车站已有16个车站实现进场施工,区间工程也在同步加快建设。按照计划,项目将于年底前实现全部车站进场施工,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
除了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昌平线南延一期、16号线南段、3号线一期、12号线、17号线北段、28号线(CBD线)、大兴机场线北延、13号线扩能提升等其余8条(段)线路也正在有序建设,其中,昌平线南延一期、16号线南段预计年内开通。
另外,6号线南延工程约2公里近期也已启动实施工作。截至目前,本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达10条(段),总里程合计达到约238公里。
北京日报客户端